康河沙龙,解码国际静安链接全球的水岸创新方程式

zhq 2025-06-12 阅读:209 评论:0
继苏州河“遇见”泰晤士河后,静安苏河湾的“奔流之旅”继续沿英伦水岸向前,抵达剑桥,将中英创新交流的热度延续到了康河畔。当地时间6月11日下午,“创新生态·链接全球”——遇见静安之康河沙龙在剑桥威斯敏斯特学院成功举办。本次康河沙龙汇聚英国剑桥...

继苏州河“遇见”泰晤士河后,静安苏河湾的“奔流之旅”继续沿英伦水岸向前,抵达剑桥,将中英创新交流的热度延续到了康河畔。当地时间6月11日下午,“创新生态·链接全球”——遇见静安之康河沙龙在剑桥威斯敏斯特学院成功举办。

本次康河沙龙汇聚英国剑桥学界及行业创新代表、中国出海企业及静安专业服务业机构代表,共同聚焦如何通过技术、资本、服务等多维链接,促成开放协同的创新共同体,推动创新要素在中英水岸之间双向奔涌。

创新链接全球机遇

静安区副区长杨毅在活动致辞中表示,作为外资入华“首选地”和国际品牌“第一站”,静安以创新的制度供给持续释放磁力,静安也是中资企业扬帆出海的“起锚地”。全球创新资源与本地产业生态深度融合共生,“从塞纳河到泰晤士河再到康河,静安始终以开放的胸怀奔流不息,链接全球机遇!”

静安区副区长杨毅致辞,从塞纳河到泰晤士河再到康河,静安始终以开放的胸怀奔流不息,链接全球机遇。

“创新对于剑桥而言从不陌生,几个世纪以来,这座城市诞生了无数思想家、科学家和企业家”,剑桥议员、前剑桥副市长Baiju Thittala中致辞中表示,剑桥已成长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之一。“全球产业链被重塑的今天,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需要跨境协作。康河沙龙可以通向协同合作之路——推动创新的共同研发、共同投资、共同创造。”

剑桥议员、前剑桥市副市长Baiju Thittala致辞,持续对话正是激发协同创新的重要方式。

在剑桥康河与上海苏州河之间,创新有着跨越地理边界的联系。生物医药头部企业阿斯利康的全球研发中国中心坐落于静安苏河湾,引领着“科技回归都市”的趋势,此次康河沙龙走进阿斯利康位于剑桥的The Discovery Centre (DISC),这也是阿斯利康在英国最大的研发中心,坐落于“欧洲药谷”的核心地带。

走进阿斯利康剑桥研发中心DISC

从传统行业的数字焕新、学术成果的商业转化、消费品牌的全球化运营,中英之间创新要素的跨境流动都孕育着规则共建、技术共生、市场互享的机遇。“我们诚挚邀请全球伙伴,携手践行‘聚静安、在上海、为全球、链世界’的共同愿景,在这充满活力的创新热土上,开拓合作新维度,共启机遇新篇章。”杨毅副区长表示。

本次康河沙龙中,杨毅副区长与上海报业集团社长代表、新民晚报社社长刘可分别向中国银行伦敦分行与剑桥中国校友会颁发“静安全球创新生态伙伴”,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公司总经理Martin Collard、丝所科技Silkinc创始人、剑桥大学前中国学联主席彭阳作为代表接受授牌。

中国银行伦敦分行以其跨境金融服务网络,为海外人才提供金融赋能与专业支持,剑桥中国校友会则深耕学界与产业界桥梁,凝聚顶尖智慧,激发创新势能。彭阳表示,“作为一名创业者,我深知创新路上伙伴不可或缺,我也期待,作为静安全球创新生态伙伴,能通过剑桥大学校友的力量,发现更多同路人,让创新要素在康河与苏州河之间更流动、更灵动。”静安全球创新生态伙伴,未来将通过链接国际伙伴,联动静安创新平台,加强创新生态构建,加深跨境互动联络,加速创新要素流动,加快集成创新突破。

“静安全球生态创新伙伴”授牌

创新回归都市水岸

康河沙龙中,苏河湾功能区代表向中外嘉宾推介了苏河湾这一世界级滨水区,从水岸风貌、营商环境、创新生态等角度,介绍苏河湾为创新营造的孵化土壤和加速功能。这里有着如国浩律所、国泰君安、罗兰贝格、科创投等专业服务机构,助力苏河湾打造中国科技企业出海服务的“第一站”,和外资企业入境投资的“第一站”。

苏河湾代表向中外嘉宾推介苏河湾这一世界级滨水区

“创新生态的营造过程,是知识流动与价值共创的过程。”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超导工程学院教授David Cardwell在本次“创新生态·链接全球”圆桌对话中表示。

康河沙龙现场

创新生态的营造需要创新要素的聚集,这离不开法律咨询、金融投资、人力资源等一揽子服务的推动。2025年3月,伦敦副市长、伦敦发展促进署主席霍华德·道博(Howard Dawber)携14家高成长型英国科技企业到访苏河湾时,就曾与在地的“服务商”精准对接,以便更深入了解中国市场,为来华合作展业服务。

在上海静安,6.3公里的苏州河“黄金水岸”是苏河湾的一张名片,城市更新、功能与活力提升后,这里成为汇聚八方来客的水岸会客厅,也成为链接全球的创新之桥。

上海律师协会副会长、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黄宁宁主持了本场圆桌沙龙,他表示,无论在外资企业入境还是中资企业出海过程中,法律服务都提供着确定性、稳定性与预见性。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超导工程学院教授David Cardwell参与圆桌交流

金融服务也是跨境创新协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公司部总经理Martin Collard分享近年来中英之间的跨境金融服务。

传统产业的创新代表之一中国羊绒巨头鄂尔多斯也在2024年将品牌总部落子苏河湾,形成京沪一南一北双总部协同格局。国际范的静安将助力品牌对接国际化的时尚人才和资源,而多元化的都市水岸则为品牌提供更多的创意灵感。鄂尔多斯控股集团上海公司总经理别伟在圆桌中表示,“这些年,鄂尔多斯正通过文化创新把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文化自信融入到产品和服务中。用创新新消费场景、创新叙述的方式,打造属于鄂尔多斯品牌独具魅力和人文情怀的‘温暖’品牌形象。”

Horizons新视野科技CEO Antoine Boquen是扎根中国十余年的法国人,新视野以“全球化+数字化”双轮驱动,构建覆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人力资源服务网络,为创新企业破解跨境人才困局。在依水而新、因水焕新的苏河湾,他看到人才的集聚,也看到创新的孕育。

康河沙龙现场

康河沙龙现场

“苏河丝语·创意奔流”苏河湾文创设计计划作品亮相英伦水岸

本次康河沙龙是《奔流:从上海出发——全球城市人文对话》(下简称《奔流》)第二季英伦行中系列活动中的一场。6月10日,《奔流》第二季启动仪式暨伦敦论坛在泰晤士河畔成功举办,开启上海伦敦双城对话及中英文明互鉴之旅。下半年,《奔流》第二季还将回归上海,举办上海场系列活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记者|赵阳戈 一家“接地气”的公司将要亮相联交所。近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登陆联交所,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来源:联交所遇见小面成立已11年,开店增至380家,2024年卖出了11亿元的营业额。盈利方面,虽说在2022年因疫情录得亏损,但2023年实现扭亏,2024年有逾6000万元的净利润。 据了解,遇见小面还将继续扩张,2025年、2026年及2027年,计划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海外分別新开设约...
  •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上述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免签圈”扩容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利好发展。当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平台上入境游订单量比去年增长接近翻倍。新增的五国入境游潜力巨大,今年以来阿根廷入境游...
  •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迎来一波强劲复苏,但在近期市场调整中也出现了波动。不过,创新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认为,类似于DeepSeek,未来市场会更加认知到中国创新药从追赶到超越的实力。   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之际,基金经理...
  •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了解,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5月19日开幕,台湾地区方面迄今没有收到与会邀请。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在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即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也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根本原则。中国台湾地区在未经中央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世卫大会。台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导致台湾地区参加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四表示,美国可能进入供应冲击更频繁、通胀更不稳定的时期,这需要央行采取更透明的沟通方式。   鲍威尔在启动对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五年一次的评估时发表了上述言论。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公众更广泛地理解经济普遍面临的不确定性,” 鲍威尔在华盛顿的演讲中表示,并预测 “...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