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眼镜解锁“红外视觉”超能力,复旦合作研究登上《细胞》

zhq 2025-05-23 阅读:329 评论:0
在人类的视网膜上有一类“视锥细胞”,能对红、绿、蓝三原色特异性响应。三种细胞被激活的比例,决定了人类所看见的颜色。一直以来,人类可看见的光波长范围限于400-700纳米,这意味着自然界中的大量潜在信息会被忽略。与可见光区域紧密相邻的是近红外...

在人类的视网膜上有一类“视锥细胞”,能对红、绿、蓝三原色特异性响应。三种细胞被激活的比例,决定了人类所看见的颜色。

一直以来,人类可看见的光波长范围限于400-700纳米,这意味着自然界中的大量潜在信息会被忽略。

与可见光区域紧密相邻的是近红外光,波长范围涵盖700-2500纳米。近红外光被证明具有优异的生物体穿透性能,对生物体的辐射损伤小,被誉为“生物透明波段”。若能感知更加广阔的近红外(700-2500纳米)波段,将突破人类视觉的极限。

北京时间5月22日晚间,复旦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研究成果以《上转换隐形眼镜赋能人类近红外光视觉》(“Near-infrared spatiotemporal color vision in humans enabled by upconversion contact lenses”)为题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

该研究创新性地将一种含有多个荧光发射的稀土颗粒与隐形眼镜相结合,通过可穿戴的形式使人类感知近红外光的时间、空间和色彩等多维度信息,更为色盲等视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十余载跨学科研究,探索近红外光的奥秘

澎湃新闻记者从复旦大学方面了解到,近十年来,复旦大学教授张凡带领课题组,致力于近红外波段的生物医学研究。课题组研发了包括无机稀土纳米材料和有机荧光染料在内的多款近红外发光探针,并对近红外荧光成像设备进行系统性地优化和创新,发展了在小动物等生物活体中的动态多通道成像技术。团队开发的创新成像方法不仅多次在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获得了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和科学探索奖等奖项,而且也实现了基础研究到应用的转化,目前在附属华山医院、肿瘤医院等进行临床前研究。

元素周期表中,稀土元素是指包括钪(Sc)、钇(Y)和镧系在内的17种元素。稀土元素具有非常优异的磁、光、电等性质。光学方面,稀土离子的f能级非常丰富,使其具有广泛且尖锐的荧光发射峰,涵盖了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区。上转换发光现象,是稀土材料最为重要的光学性质。人们通过使用长波长的近红外光作为激发光源,使其发出短波长的可见区荧光。

2021年,张凡团队与脑科学研究院张嘉漪团队合作,利用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现象,结合光遗传学技术,选择性地激活不同神经元,实现对清醒小鼠运动行为的经颅选择性调控。团队还与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方英团队合作,将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与柔性电极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光电信号联用的脑机接口装置,该装置能够长期植入小鼠脑区并多通道地记录神经元的电信号。

团队合成的多色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及其荧光光谱性质。复旦大学 图

开发多色稀土发光材料,让近红外光“肉眼可见”

2022年起,张凡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薛天团队合作,开展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

利用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特性,可以从视觉感知角度赋予人类对红外光的识别能力。通过精巧设计纳米材料的核壳结构,团队在单个颗粒上同时构建了三个不同的上转换发光区域,由于不同发光区域之间用惰性的壳层阻隔,使得它们各自的能量传递和荧光发射过程彼此互不干扰,各自独立。

如何将不可见的近红外光转变为人肉眼可见的光?这需要发挥稀土的优势。课题组成员、化学系2019级直博生陈子晗介绍,稀土元素具有独特光学性质,通过近红外光激发,可以把不同颜色的光进行转换。人体可以通过纳米颗粒的荧光颜色,判断外界的肉眼不可见的近红外光波长,实现对近红外“色彩”的识别。

研究过程中,要在单个颗粒上集成多色功能,面临极大挑战。“单颗目标产物从设计到合成至少需一两个月,且需确保每一步零差错。”陈子晗说。为此,团队每日完成合成后,均需对光谱、电镜形貌及纳米结构等进行表征监测,全程动态跟踪稀土颗粒生长过程。团队对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使其可分散在高分子聚合物溶液中,并最终制作成高度透明的隐形眼镜。

志愿者佩戴隐形眼镜后可识别由不同波长近红外光组成的“复色光”。复旦大学 图

志愿者佩戴隐形眼镜后,通过纳米材料发出红、绿、蓝等三种可见波段的荧光,分别感知三种不可见的近红外光,也可以识别由不同波长近红外光组成的“复色光”,以及多组由不同波长近红外光组成的图案内容。这表明,具有抗干扰、正交发光和多光谱转换特性的多色稀土发光材料,可以有效地实现人类对近红外图像视觉。

志愿者可识别由不同近红外光组成的图案。复旦大学 图

研究实现了多个近红外光视觉的概念验证。未来,相关成果在医疗、信息处理及视觉辅助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可穿戴、非侵入式的隐形眼镜,可以灵活调节人体视觉的感知范围,有望为色盲等视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复旦大学化学系、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张凡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薛天教授、马玉乾教授、王胜教授、龚兴龙教授等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复旦大学化学系2019级直博生陈子晗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陈雨诺等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复旦大学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杨明珠参与部分纳米材料合成的工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记者|赵阳戈 一家“接地气”的公司将要亮相联交所。近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登陆联交所,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来源:联交所遇见小面成立已11年,开店增至380家,2024年卖出了11亿元的营业额。盈利方面,虽说在2022年因疫情录得亏损,但2023年实现扭亏,2024年有逾6000万元的净利润。 据了解,遇见小面还将继续扩张,2025年、2026年及2027年,计划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海外分別新开设约...
  •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上述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免签圈”扩容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利好发展。当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平台上入境游订单量比去年增长接近翻倍。新增的五国入境游潜力巨大,今年以来阿根廷入境游...
  •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迎来一波强劲复苏,但在近期市场调整中也出现了波动。不过,创新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认为,类似于DeepSeek,未来市场会更加认知到中国创新药从追赶到超越的实力。   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之际,基金经理...
  •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了解,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5月19日开幕,台湾地区方面迄今没有收到与会邀请。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在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即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也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根本原则。中国台湾地区在未经中央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世卫大会。台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导致台湾地区参加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四表示,美国可能进入供应冲击更频繁、通胀更不稳定的时期,这需要央行采取更透明的沟通方式。   鲍威尔在启动对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五年一次的评估时发表了上述言论。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公众更广泛地理解经济普遍面临的不确定性,” 鲍威尔在华盛顿的演讲中表示,并预测 “...
标签列表